Friday, August 10, 2018

康德:“客观”来自于“主观”

相比起卢梭颠沛流离的人生、康德(カント)教授的生活是波澜不惊的。早上5点起床后、在书房喝两杯淡味儿的红茶;7点到9点给学生们授课;然后著书立说至中午;下午1点开始与不同的朋友共进午餐;在傍晚一个人散步。他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以至于有传闻当地的居民用看见他散步的时间来对表(笑)。康德的生活如此平静以至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故乡。可是就是这位康德教授却被称为继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

康德的一个贡献就是对笛卡尔遗留下的那个老问题:

“能否通过主观来认识客观的世界?”

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前文曾经写过、对于这个问题、以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已经朝过激的方向发展了。他们最基本的结论是:

“客观世界能否被人的主观所正确认知是无法论证的”

在此基础上、扩展出许多让人听来匪夷所思的结论。而康德的着眼点就在于既然不能一步到位的论证“客观”、那就可以做一点儿妥协去论证“客观性”。他的说法是这样的:

“客观的事物是无法正确认知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事物都有相同的认知。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认知这个具有‘客观性’的事物”

在前文(“约翰·洛克:人生来如白纸一张”)我也曾写过类似的观点、但过于简单的把“有客观性的东西”等同于“客观的东西”了。在这一点上我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基于同样的感官所带来的错误信息的话、每个人虽然做出了同样的认知、但完全有可能和真实的东西不一样。这一点依然是无法否定的。而康德首先承认真正的“客观”事物是无法认知的、在此基础上做妥协、论说我们能够认知一个相对客观的事物、即一个“有客观性”的事物。

康德把主观所认知的世界称为“现象界”、而现象界里的事物的成立条件是绝大多数人对此事物有相同的认知。比方说苹果、绝大多数人都持有相同的认知、所以苹果是有客观性的事物、是现象界中的事物。而“鬼”就不是了。换个角度看、就有这样的结论:

“人对世界是能动的、由自己的主观创造出了一个有‘客观性’的可认知的世界。”

把这段话简单化来说就是:

“客观”来自于“主观”

现象界的存在证明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一种共同的机制的。康德把这种机制定义为感性、悟性和理性这三种机能。举个例子人是如何认知苹果的:

  1. 感性。即感官带来的信息、颜色、形状、气味……;
  2. 悟性。对感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形成可一般化的概念。比方说“红色”、“比较小的”、“圆形的”、“酸甜”的东西是苹果;
  3. 理性。把从悟性掌握的信息成体系的进行思考。比方说、“苹果从哪里来?”、“为什么是圆的?”……
一般来说、感性和悟性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机能、而理性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在感性和悟性的基础上、利用理性去不断接近客观世界的真实。这是康德的第一个观点。康德的第二个观点是因为真实的客观世界又是无法根本认知的、所以理性所能达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本著作的来源。书名容易让人误解康德在批判理性、其实他只是要阐述理性的能力是有限的。

最后介绍一下、康德对“自由”的定义:

“自由是抑制以自我为中心的冲动、以帮助他人的善行为基础的道德行为”

这里的“善行”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比方说“殴打他人”一般认为是恶行。但锄强扶弱的行为又可以说是善行。所以不能简单的下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这个问题、康德的答案是:

“如果摆在相同的立场上、绝大多数人都会考虑采取的行为”

简单而明了,有时却很难做到。因为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舍弃自己的立场。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