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康德否定了朴素实在论的观点——“对象的认识必须遵循对象本身”。因为在这个思考方式的延长线上,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我们对扩展自己主观认识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是徒劳无功的。然而康德又否定自己的哲学是朴素实在论的对立面的传统观念论;这也就是说, 康德在对象和认知这一问题上持有的是第三种观点。 简单地概括来说:
“我们的认识对象,不是物自体,而是现象。然而对于现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德首先明确的是我们认知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在传统哲学上这个“对象”就是我们要认知的事物本身。这个在康德哲学的用语里称为“物自体”。而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认知的, 我们的认知对象只能是来源于物自体的“现象”。 而对现象的认知是需要感性和知性(也译为“悟性”)的统一。
呵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感性与知性是指什么。感性简单来说就是感觉器官带给我们的感觉,经验。而知性则是由认知而对事物所形成的观念,概念。 知性和感性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史上讨论的重要话题,知性是我们认知事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没有太大争议的。而关于感性则争论不休。有一些看法认为感性是我们认知事物的手段,知性根本来自于感性。换而言之没有感性就不会有知性。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看法是感性根本就是谬误,假象。要正确认知事物就必须剥离感性的谬误。而知性根本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观念。 而认知的过程根本就是在感性的影响下人逐步“回忆”起这些“尘封”的观念的过程。前者一般被称作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洛克(参见前文:“约翰·洛克:人生来如白纸一张”)。而后者持论的代表人物则是的德国的天才莱布尼茨。
约翰·洛克在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里做过如下的描述:
- 据我所知,‘人与生俱来就持有某种观念,这种观念在人出生时就烙印在人的心中’这种学说广为流传。而我(在论述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这一主张的同时)对于这种观点已经做了详细的讨论。......
- 因此,心就如同一张没有任何文字的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不存在任何观念的痕迹。那么,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一言而概之即是经验。这种经验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根本,这种经验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来源。
洛克清楚明白地把经验论的观点描述出来了。没有什么天赋观念,所有的观念来源于经验(感性)。正如洛克所说的那样,'人与生俱来持有某种观念’的看法在当时广为流传,所以当洛克的著作问世之后,立刻有人站出来批判他的经验论。代表人物就是德国的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在《人类理解新论》(看名字就知道是针对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的)里说,
“他(洛克)的理论接近亚里士多德, 而我的观点则接近于柏拉图”。
我们知道, 柏拉图的理念论里,认为事物的本质都存在于理念(idea)界里。而我们的灵魂本来也存在于理念界里,但落入尘世获得肉体之后失去了对理念界的记忆。但通过感官获得类似的东西时,这种记忆被唤醒了。(参见前文:柏拉图:事物的本质(idea)在何处?)。莱布尼茨明确的表明他的观点类似柏拉图:
“正因为在经验之前,很多概念和原理已经存在于人的心中, 认知才得以可能。”
莱布尼茨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合理论”。
相比之下 我本来是赞同洛克的观点的。但是,在这个论述之下,观念与知识的获得变成完全依赖于后天的经验了。这就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在相同环境(生活,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各有所长?”
所以,莱布尼茨的说法好像更有道理。据说现代一个流行的观点是,先天与后天对一个人的影响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0%。
呵呵,对于这个莫衷一是的观点,看看康德的看法吧。他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这样描述:
“莱布尼茨把现象当作知性;而洛克则把知性的所有概念都当作了感觉。然而知性和感性本来是生成表象的两个不同的源泉。而且,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对事物作出客观妥当的判断。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执着于生成表象的这两个源泉之一。而都把对立的源泉当作混淆自己所固执的源泉的东西。重视知性的莱布尼茨,重视感性的洛克,都认为能够通过它们(知性/感性)来把握物自体。”
康德认为洛克的经验论的问题在于,把感性当作了知性的来源和根本。如果那样的话,一切纯粹的知识和概念都变为某种偶然性的东西。这其实就对应了前述的朴素实在论的问题。
康德认为莱布尼茨的合理论的问题在于,过于忽视感性的作用,把感性当作一种混乱事物本身的一种表象。而在康德的理论里,感性是客观认知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标就是要确立一种超越经验论与合理论的新的理论。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