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2, 2018

我读金刚经


从去年11月18号在喜马拉雅上听于晓非先生的“金刚经导读”开始、到昨天(2/19)为止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写完了金刚经全文的读书笔记。:)

关于三世说

认同三世说是信佛的根本。因为佛教的出现可以大致归因于以下两点:
  1. 古印度人认同三世观、认为人死之后通过轮回又会回到这个世界、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2. 古印度人普遍有一种厌世情怀。
有厌世情怀又陷于轮回不能摆脱这个痛苦的世界就变成一种巨大的精神恐慌。佛教诞生前的古印度思想家们都在认同三世说的前提下讨论到底是什么在轮回、试图通过搞明白这个在轮回的东西(“我”)的特性来减轻人世之苦。而由释迦摩尼的觉醒为起点的佛家通过无我和空性指出、本就没有什么“我”、也没有什么“世界”和“轮回”、这一切都是虚妄的。这无疑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一种思想。

三世说作为一种世界观存在、无可厚非。佛教无法证明这种世界观的正当性、但现阶段的科学也同样无法否定这种世界观。所以、是否认同三世观就变成了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信仰问题、而不是一个可证对错的客观存在的课题。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纠结的必要、仅仅是一个信与不信的问题而已。

关于发心

佛教在体系上分为三个大的类别
  • 人天乘
    对象是并不厌世的众生。因为不愿摆脱轮回、所以安住于生死。佛给他们讲人天乘的佛法、从而在来世也能过上不比今生差的生活。
  • 小乘
    对象是以人世为苦想要摆脱轮回实现涅槃寂静的众生。对于这样的众生佛教称为生了出离心。佛给生了出离心的众生们讲的是小乘佛法、实现“人我空”。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安住于涅槃。
  • 大乘
    对象是以人世为苦想要摆脱轮回、但又以以众生的解脱为自我解脱的前提。对于这样的众生佛教称他们生了菩提心。佛给他们讲的大乘佛法、不仅实现“人我空”而且实现“法我空”。最高果位是佛。所谓“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
这三个大的体系并不是逐级递进的关系、比方说先修人天乘、再修小乘、最后修大乘。而是决定于发心。发什么心、修什么行。比方说发了菩提心就可以直接修大乘佛法。可以说发心决定了你最终是为凡夫、阿罗汉、还是佛。如果仅仅发了小乘的心、再怎么努力也不会修成佛、可见发心的重要性。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了。如果信仰佛教就一定应该发大乘心才是对的吗?我不这样认为。成佛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觉人世为苦、却偏要要努力去发出离心和菩提心、那就是无病呻吟。这对于并不信仰佛教的人来说也是很值得参考的。那就是什么是适合于我们自己的“发心”?是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行掌天下权的政治家?还是轻轻松松的度过凡人的一生?这里重要的不是最终发了什么心、而是是否曾经认真考虑过我该发什么心。

关于“空”

佛教讲空讲的很彻底、以至于佛教也被称作空门。而在大乘佛法中、修行“空”是由三个阶段的:
  1. 缘生性空
    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性。比方说:随生即灭、生灭无常。
  2. 离言空性
    一切事物都是本不存在的。凡夫境界的存在是一种虚妄。比方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法者即非佛法、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3.  一切法无生、泯灭二边见
    一切法从未产生、消除二元。就是所谓的一切法皆是佛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我的理解、佛教的“空”的逻辑是建立在“组合而成的事物不是一个新的独立存在事物”、或者说“能分割的事物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这样一个认知前提上的。因为只要是存在的事物一定是可以分割的、所以在佛教的这个认知前提下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在这个基础上、佛教把事物的组合过程定义为一种“缘”的聚合称之为“缘生”、而这种本不存在的根本属性被称之为“性空”。由此推导出的结论就是、把这些虚妄而不真实的缘生事物当作真实、而生执着心是人们产生烦恼的最根本原因。

所谓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就是一个由外界到主观内在、再作用于外界的缘生过程。色是纯外界事物;受是从外界事物所受到的作用力;想是对这种作用力进行主观判断;行是基于主观判断后所作出作用于外界的反应;识是对这一系列的过程形成经验、感情、意识。可见外界的存在是缘、受到作用力也是缘、想之后作出反应又产生新的缘……。凡夫境界上的一切事物就是在这样纷乱复杂、相互作用中由“缘”而产生、由“缘”而变化、再产生作用于其他食物的新的“缘”。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我们的喜、怒、哀、乐、烦恼等等(即“识)。所以、烦恼之根源就在于对缘生事物的执着。而这些执着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我”的执着。所以要通过修行来消除“我执”做到无我。

“组合而成的事物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这一观点是佛教的自定义。并不是可以逻辑论证对错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又变成了一个信仰问题、即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抛开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甚至我们自身是否真实这个信仰问题、“无我”无疑是我们消除烦恼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我对别人好得不到回报、所以我烦恼;那么如果根本没有这个“我”、那么就谈不上回报这件事了、又何来烦恼呢?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个人又并不是完全否定“我执”的。因为即使是大谈空性、无我的佛教徒、归根结底也在执着于“信佛”这件事。如果过分夸大“无我”、就会变味成“怎么样都行”、“什么都无所谓”这种大众印象中的“佛系”、这就适得其反了。

关于佛教、佛学

于晓非先生说:“佛教是消极的、但消极的不代表就是不好的。如果把现代社会比喻成一辆车、科学技术就如同是发动机;而佛教等就如同刹车。发动机的马力越强、刹车就必须越灵”。易中天先生也曾用“消极”这个词来形容道家思想、也主张消极并不代表不好。我很赞同两位先生的说法。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高效、但解决不了幸福的问题。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意识、得靠人文学科来解决。而像佛教这样的宗教思想也无疑是大有可借鉴之处的。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对佛学很感兴趣、也很尊敬虔诚修行的佛教徒们。毕竟他们与世无争、却能够在信仰中得到安宁。

很幸运能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于晓非先生的金刚经导读课、受益颇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