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0, 2018
诸圣非圣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前文写了小乘佛法的各个果位。在这段经文里、佛用这几个果位来说修行佛法的人不能以自己的修行成果为实有。佛的第一个问题是:
“修得须陀洹果的人能有‘我得了须陀洹果了’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
“不能、老师。须陀洹虽然名叫入流,但实际上并无所入之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叫须陀洹”
按于晓非先生的解说、“入流”的“流”是生死的意思的话。这里就解释不通了。所以、我查了一下须陀洹(“入流”)。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善流”。意味着像河流一样趋向正果(阿罗汉)。因为须陀洹是小乘的见道位。所以修成须陀洹就意味着、不会再落入恶道,而像进入了趋向正果的“善流”一样。所以叫入流。但是、从入流到涅槃还要经历七次欲界的生死。我觉得用这种说法更好解释须菩提的回答。
那就是、须陀洹虽然名叫入流,可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善流可以入。而善流也绝不会是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关的。也就是说不会由外界因素推动而入所谓的善流。
这一点还是根据以前说的二谛来理解。在世俗谛上是入了善流、在胜义谛上又是根本没什么善流。因为证了须陀洹果、就意味不会退转。若心中仍有善流和非善流、而处处要提醒自己要做善流的事儿,不做恶道的事。那就无法保证不退转、也就不称为须陀洹了。证须陀洹意味着你的所想、所说、所行就如同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一样自然而然的就行善流的所想、所说、所行。而根本没有意识上的“善流”。所以根本也没什么入流。
“是名须陀洹“、我想是有两种解释:一是“只是名字叫须陀洹”;另一种是“只有这样才称为须陀洹”。于晓非先生说学了后面的佛理才能明白这个“名”的意思。那就暂且这样吧。
后面的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都是以相同的方式来描述、同样用二谛的解释也就能理解了。在这里仅对几个词解释一下:
无诤三昧
三昧的意思是“定”、就是禅定的“定”。而“诤”就是指直言劝人改正错误。修成阿罗汉就实现了“人我空”、不会再与人争执、分个我对你错了。
阿兰那行
阿兰那是梵语树林的意思。阿兰那行指的是僧人远离城市到清静之所修行。
在这一段里、佛用小乘四果来说明、修行不可执着于果位。套用佛说的“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这里说的也就是就是诸圣非圣了。
今天就写的这里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