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7, 2018

物自体与现象


在前文中曾反复提到“物自体”,“现象”等名词。是时候应该做个解释了。

首先来看物自体(Ding an sich)。 在我读的《纯粹理性批判入门》这本书里是这样写的:

“物自体とは、ものそのもののことであり、それが何かによって認識されようとしたり、知覚されようとすることとは<無関係>に、つまり、他とは関係なく、それ自身で(an sich=itself)存在しているような状態のものである。伝統的に言えば、実体(substance=その存在のために他のものを必要としない)という発想につながる。(さらに、超越的で英知的な存在も物自体と呼ばれることがある)”

如果你看不懂日语没关系,让我们来玩看汉字猜谜语。这一段的前一句出现的汉字是:

物自体, 认识, 知觉,无关系,他,关系,自身,存在,状态。

“物自体”看字面意思就是事物自身。那么,什么是“事物自身”呢?看后面的的几个词,就可以猜出来:“与认识,知觉没有关系,自身存在的状态”。嗯, 就是这个意思!上面这段话翻译成中文就是:

“所谓物自体,就是指事物自身,与外部对其的认识,知觉相独立,也就是说,与其他事物相独立,本身存在的一种状态。在传统意义上和‘实体’(substance=其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事物)的意思相近。(更有甚者,有时也把具有超越性的智慧的存在称为物自体)”

在佛学里,有一个说法就是“出口即错”。也就是说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当你要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会发生错误。在哲学里也是一样,所以哲学家们都力图用严密的语言结构去保证表达的正确性,这个结果就是造成理解的困难。我不是哲学家,所以不担心这个问题,只是根据于我的理解来描述。这会轻松很多。我的理解就是:

物自体就是事物本身的存在,与外界的认知没有关系。


那么,让我们看一看这个问题: 

"我们看到的桌子上的苹果是物自体吗?"

如果说是的,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个"物自体"作出这样的描述:

”红色的,圆的,小型的......“

好, 那么现在让我们站在我们的宠物小狗卡尔的角度来看这个桌子上的苹果

”灰色的,圆的,小型的......“

那么到底是红色还是灰色,桌子上的苹果这个”物自体“就变成依存与外界认知和知觉的了。这就与物自体的定义发生了矛盾。所以,我们看到的桌子上的这个”苹果“并不是物自体。那么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1. 苹果的”物自体“是什么呢?
  2. 我们看到的这个“苹果”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物自体的定义,我们就要抛开经验上感知到的一切去看这个"苹果":去掉颜色,去掉形状,去掉气味.....剥去所有经验上的认知,最后我们能得到的只有一个苹果所存在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又是我们无法认知的,比方说这是一个苹果的空间,还是一个梨的空间。这是超越我们认知范围的。所以从物自体的定义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物自体是我们无法认知的,所以我们不知道苹果的‘物自体’是个什么样子的”

那么来看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苹果”是什么?康德称之为“现象”。

“所谓现象,就是知觉的对象。现象包含着某种客观一般的内容。”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与物自体不同, "现象"是与认知紧密依存的,没有认知就没有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客观性和一般性的。呵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给我们描述的另外一个世界——现象界:

  1. 所谓“一般的内容”,是指现象是表现物自体的,从而使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2. 现象不是物自体,而是针对某种认知表现的物自体。换而言之,现象是依存于认知的。
    举个例子,我们玩橡皮泥时有时会用各种模子套在橡皮泥作出各种形状:小猫,小狗...这里橡皮泥就相当于”物自体“, 模子就相当于”认知“,而做出来的小猫,小狗等形状就是”现象“。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康德的哥白尼回转的意思了。所谓的

    ”认知对象遵循我们的主观认知。“

    是说我们的认知对象是物自体是根据我们的认知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是物自体本身。所以,认知能力(模子)不同,认知结果(现象: 通过模子做出来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即认知对象(现象)遵循我们的认知。
  3. 所谓“客观”,就是同样的认知能力所作出的认知是相同的。
    简单来说,同样的“模子”作出同样形状的动物,小狗的“模子”做出来的都是小狗,不可能会有小猫。这个规则是客观的。这就解释了, 我们每个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是相同/相近的,这个认知是客观的。从而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不会出现某个人说桌子上的苹果是红色,圆的;而另一个人说是绿色,方的这样的矛盾。拜这个规则所赐,我们的这个世界才得以成立。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