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0, 2018

离言空性


上次写了第三重二谛的胜义谛:“名言假有”。同时它又是第四重二谛的世俗谛。这时候、说法上有一点儿调整叫:“假有唯言”(一切都不存在、只有个名字)。在写第四重二谛的胜义谛“离言空性”之前、先对到目前为止的各重二谛做一个总结:

实有
(第一重二谛世俗谛)

凡夫世界所见皆为真实。最彻底的妥协。

缘生
(第一重二谛胜义谛、第二重二谛世俗谛)

所有凡夫世界的真实都是各种缘(条件)叠加而成。

性空
(第二重二谛胜义谛、第三重二谛世俗谛)

既然是缘生、那么剥去层层的缘就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存在。反过来又不断的受各种缘的影响而不是常一不变的。所以、性空就是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一个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特性。(对峙“我执”)

名言假有
(第三重二谛胜义谛、第四重二谛世俗谛)

不存在一个常一不变独立的特性,实际上就是不存在、即假有(对峙“实执”)。但是我们凡夫误以为有事物存在、而给它命了一个名字(名言)。在命名的瞬间它彻底变成凡夫世界的一种存在了。所以、佛做了一个妥协:“好吧、就把名字当作一种存在吧”。


可以看出、从“实有”到“名言假有”、佛已经把凡夫世界上的一切存在解构到只剩下“名言”了。那么第四重二谛的胜义谛?猜都可以猜到了、就是要把“名言”解构掉。那就是“离言空性”。

在佛教里把名字(名言)称为“能诠”。即“能够诠释某种东西”的意思。名字本身不代表什么意义,只是在于听到名字能联想到某个东西。所联想到的东西称为“所诠”、也叫“义”。名言假有说、所诠没有、只剩能诠了。而离言空性则是说能诠本身也不存在。呵呵、非常好理解。名言是因为我们凡夫认为的存在而起的名字。而佛所见到的真实是根本不存在这些东西、当然也就不会有名字的存在了。比方说前文所说“佛法”、在凡夫眼里佛境界的道理叫“佛法”。而在佛的角度上看所谓“佛法”就是“原本如此”的道理、根本没什么“佛法”、当然“佛法”这个词也是不存在的。所以“离言空性”就是名言也不存在。其实“离言空性”这四个字也是名言、也根本不存在。

在这里、于晓非先生特别解释了“性空”和“空性”的区别。在中文里好像是一个意思。但其实在梵文里却是彻彻底底的两个词。我也懒得自己再写了、做一个引用吧:


性空的“性”: svabhava 独立存在性,自性;
性空的“空”: nih独立存在性没有
性空:nihsvabhava
对应第二重二谛
安立“性空”破我执——无我

空性的“空”:Śūnya 没有,不存在
空性的“性”:Śūnyatā,以什么都没有作为基本特征
对应第四重二谛
安立“空性”破实执——无生


到此四重二谛全部写完了、二时教法对这四重二谛有一个总结、叫四有四无无障碍观: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