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0, 2018

发心(再续)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关于修大乘佛法的人该发什么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要度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入无余涅槃。并且度众生还要当没有度。既无被度之人,也根本没有度人这件事儿。即要在性空无我的境界上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至于为什么要度了还要当没度、在前文我们依据龙树法师的《中颂论》中提出的二谛的方法做了分析。现在我们就看看佛自己的“标准答案”。仅仅是非常简练的一句话: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前文曾说过佛教为什么会产生于印度。因为古印度人普遍接受三世生命观。认为人(其实是包括人的六道众生)死后会陷于轮回转世投胎又回来。这种三世观不是起源于佛教、而是早于佛教的产生。在释迦摩尼诞生前的几百年间、古印度的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和讨论轮回的问题了。但他们讨论的中心不是如何跳出轮回。他们是以存在一个常一不变的精神主体在轮回为前提来讨论。所以他们的话题是轮回中的“我”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个“我“进行了表述。

ādman

一些人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轮回中的“我”。认为有一个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精神主体。他们称之为“ādman”。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成“我相”。

pudgala

一些人是从一般意义来看这个“我”。人死后、肉身已经消失。可是一定有一个常一不变的东西留下来、进入轮回。他们称之为“pudgala”。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为“人相”。

sattva

一些人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我”、张三的的轮回、李四的轮回……。他们称这些一个个众生轮回的精神主体为“sattva”。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为“众生相”。

jīva

还有一些人着眼点不在轮回、而是人的一世生命。从出生到死去进入轮回的这一期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可是肯定有一种东西常一不变。正是这种东西进入轮回。他们称之为“jīva”。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为“寿者相”。

所以、所谓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是从不同角度对那个出入于生命轮回的常一不变的“我”的描述。而在古印度的思想家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什么是“我”的时候、释迦摩尼提出的“无我”的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所以佛在这里引用前人对“我”的各种描述来说明一个问题,菩萨是性空无我的、否则就不是菩萨了。

如前文所述、大乘佛法的发心称为“菩提心”。佛在这一段说的两句话就是对菩提心的描述。而两句话正好对应了二谛中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前一句的度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入无余涅槃、是在世俗谛上的发心。所以又称为“世俗谛菩提心”。而后一句的度了又得当没有度、是在胜义谛上的发心。又称为“胜义谛菩提心”。而大乘佛法的发心是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二者共同构成的。

理解这个之后就明白了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既然菩萨度人还要当没度、反正是空、又何必度?”

不度的确是空、但此空非彼空。因为由这种“空“而产生的不度的发心、不满足世俗谛菩提心的要求、所以这种“空“也不是由世俗谛升华得到的胜义谛性空的“空”。所以不是大乘佛法的发心。呵呵、在唯物论的“量变到质变“的这一话题中、也有“事物是螺旋形向上发展的”的说法。也就是虽然事物从表面上看和以前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里也有同样的意思。所以、“性空”和一般我们凡夫所说的“空”并不一样。有质的变化。所以、对于“性空”的“空”、我们可以这样说:空即非空、非空即空。

(为什么我写到这里、脑子里会出现“道家老子的‘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甚至是无所不为“这句话呢?!笑)。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