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像“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实存问题, 克尔凯郭尔说人因可能性而存在。 海德格尔说通过对心的察觉来找答案。 萨特说对于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 人有选择的自由......。 可在此之前我们好像遗漏了一问题, 那就是这个问题里的“我”是指什么?
通常的看法是指人的精神(意识)而不是身体。 人的精神是主观的主体。 于此相对身体是则是客观的,仅仅是精神主体所寄宿的物质存在。脱离了精神, 身体和树木, 石头这样的物质并无区别。 这种基于主观和客观的二元论的观点称为身心二分法。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因为精神和身体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 精神是通过身体感知外部世界的。 像颜色, 冷, 热.....;
- 精神是通过身体来作用于外部世界的;
- 有时精神受身体的控制。 比方说感到饥饿, 想上厕所.....;
- 精神脱离身体无法存在(在现阶段科学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 但在身体在精神已死的状态(比方说脑死状态)下还能维持存在。
梅洛-庞蒂认为身体有独自的意识(身体空间)。比方说,因事故而被截肢的患者经常感到本来已不存在的肢体的疼痛(幻影肢)。还有因脑障碍而无法控制肢体的患者在被蚊虫叮咬的时候,手会自主的去打蚊虫。这些都不是精神或意识所控制的,而是因为身体记忆了经常发生的感觉和动作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经常用电脑的人在敲键盘的时候已经不用意识来控制使用哪个手指了,身体已经记忆了这种感觉所以会自觉行动。换句话说,身体记忆了在什么条件下应该做出什么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条件反射。从而我们得知身体不止是接受指令而行动的受动体,而有能动的方面。
梅洛-庞蒂认为“我”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即身心不可分。意识是通过身体与世界融合到一起的。人生来是白纸一张,通过身体接触世界从而慢慢形成意识。按照梅洛-庞蒂的这个思路,在我看来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疑问:
“人和人之间在意识上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否在于身体上的不同呢?”
换句话说,如果消除了人在身体上的差异,是否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呢?
呵呵,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