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0, 2018

培根:抛弃偏见获取真知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进入近代哲学的话题。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主要有两位。一位是英国的培根(ベーコン);另一位是法国的笛卡尔(デカルト)。

培根和笛卡尔都是处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个时代的大背景是基督教所描画的世界的形象已经摇摇欲坠了、人们都在思索我们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一种世界本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怀疑论开始流行起来了。而培根和笛卡尔就是向这种怀疑论发出挑战的哲学家。不过他们两个人采取的手段却是截然相反的。


培根的名言是:

“知识就是力量”

呵呵、这句话在我们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在当时人们对于“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谓“知识”在当时看来包括哲学、神学、伦理学、数学、天文学等。人们把知识仅仅当作学问来研究、并不考虑把知识用于改变我们的生活(即转化为技术)。而培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强调了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在改变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培根强调的“知识”偏重于理工学科和技术开发。

培根指出人们在获取真知的时候容易犯四种错误或叫做偏见:
  1. 洞窟型偏见。比方说小学生会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父母教的东西当成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实际上这个正确性是无法保证的。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偏见叫洞窟型偏见;
  2. 剧场型偏见。人们容易把来自于权威或传统的东西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这个正确性是无法保证的;
  3. 种族型偏见。人们容易把已有的知性和感觉当作正确的。即传说中的第六感。客观的看这种正确性也是无法保证的;
  4. 市场型偏见。这是指语言表达的错误而产生的误解。
要获得真知就需要去除这些偏见。培根的方法是这样的:
  1. 首先收集各种事实;
  2. 其次从事实中抽取没有偏见的样本;
  3. 然后分析这些抽取的样本、找到共通的特性;
  4. 把这种共通的特性作为法则确立起来。
培根主张的这个方法有个响亮的名字:归纳法。

培根的经验论(归纳法)对近代科学的影响深远。可是对于培根的人格评价却很低。甚至有这样的话:

“培根的学识和他的人格相比就如同把天使与恶魔相比”

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呢?原因是因为培根晚节不保。作为大法官收受当事人的贿赂。最后不仅被罚巨款、丢官罢职、还一度身陷囹圄。培根在学识和思想上是个伟人、但在人格上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