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进入理性、理解了自己的存在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人通过劳动和教养形成在社会中的“人伦”观—即人的社会属性。而国家则来调和人之间欲望(自我意识)的碰撞”
人为什么要劳动?当然是为了生存。但不止为了生存、很多衣食无忧的人依然需要去劳动。因为通过劳动、人们去思考去创造从而感受作为个人存在的价值—对于自我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表现来构筑与他人的关系。比方说、做衣服的人用衣服去换取种大米的人的大米、通过这种交换来相互确认对方和自己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而逐渐形成“人伦”观点。黑格尔的理性社会到目前为止还说的过去。
但是当金钱(货币)出现以后、这种相互确认的手段没有了。也就根本无法建立起“相互不可或缺”的人伦意识。换句话说、人看到的或者说不可或缺的只是价值标尺的金钱、而不是从事劳动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形成黑格尔所期待的“人伦”观。马克思说看看现实吧!劳动者的劳动最终只是保证了资本家消费的欲望、而国家也并没有去调和这种矛盾反而是在保护富人去获得更大的财富。
马克思认为的社会发展过程是这样的。
- 发展的模式是黑格尔所说的辩证法;
- 而原动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可控)的内部矛盾;
- 当内部矛盾消除了、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控制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
马克思描画的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生产手段掌握在劳动者手中、为社会全体创造利益;政府的机能仅限于运营和管理生产手段、从而不存在政府对个人的压榨。个人拥有最大的自由去进行自我实现。
马克思预言、这种由矛盾的激化而导致革命、再到达理想社会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过程。可惜的是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这个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