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3, 2019

世界归结于“我想……”


年末忙着CES,一直没有时间继续写我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今天终于可以继续了。不过已接近尾声了:)

还是做个前情回顾。首先,我们的感性遵循时间和空间这一模式;其次,知性/悟性遵循知性的四个范畴: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范畴以及样相的范畴。正如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带来的冲击一样,康德提出认知对象遵循我们的主观认知。

按照这个思路,我试着来看解释一下我们是如何认知眼前的一个苹果的:
  1. 来自于物自体界的“苹果”通过某种方式触发了我们的主观认知;
    所谓“触发”,就是指我们的感性与知性/悟性开始对“苹果”进行认知,从而在主观上形成我们的认知对象——我们所熟悉的苹果。
     
  2. 感性直观为我们提供一个混沌的素材。这个素材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
    所以,我们认知的“苹果”是存在于一个空间之中,并具有一定体积,而且其状态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但到目前为止,并不能确定这个苹果的对象。
     
  3. 知性/悟性对素材进行处理。
    通过 质的范畴的匹配, 我们认知到这个“苹果”是一个存在; 通过量的范畴,我们认知到这个“苹果”是非连续,可区分个数的; 通过关系的范畴,我们认知这个"苹果" 是具有属性的,比方说颜色,大小,气味.......

通过这一系列认知,我们认知到一个苹果——一个存在于我们主观现象界上的苹果。

呵呵, 注意事情并没有结束, 接下来我们的最高级别的认知——理性登场了。
 

理性认知要处理的问题是这样的:

  1. 苹果变化的过程是如何的?
    基于时间,空间,关系的范畴(属性的变化)...;
     
  2. 苹果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基于关系的范畴,即因果性......
     
  3. 在某个条件下苹果变化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遵循样相的范畴.....
。。。。

通过理性的这种认知,我们逐步形成概念和知识体系。这里要注意的是

  1. 这些概念和知识体系得以成立的条件是我们的感性,知性/悟性是遵循前述模式的。所以概念和知识体系才能匹配我们主观上的认知对象;而前述的认知模式(时间,空间, 知性范畴)是我们先天具备的能力,不依赖与经验的。 
  2. 这些概念和知识体系的成立又是来自于物自体界的触发, 而不是主观上任意形成的,即不是单凭感性, 知性/悟性凭空创造出来的。换句话来说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综合判断。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所要阐明的问题: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虽然上述苹果的描述非常不准确,不过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简单地做到管中窥豹:)。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来源于物自体界的某种素材在与我们的感性, 知性/悟性认知所匹配而产生的结果。物自体界的素材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是同一的(注意我们对此不得而知),但触发于我们主观上的现象界却因人而异。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或许相似但绝不相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不能说

这个世界是如此这般的......

而应该这样说:

我想, 这个世界是如此这般的......

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呼应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们无法确认这个世界的真实(物自体界)的存在,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正因为我的存在,才会在主观上形成我们面前这个美丽或丑陋的世界。

至此,《纯粹理性批判》的读书笔记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P.S

假如我是神,我想神的世界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空间,因果性.....。 所以,当一个认知产生时,即成为物自体界的存在,并且无始无终(认知产生时就已经是存在的了)。但这种存在不具备我们凡人所认知的物质所有的一切特性,换而言之,所谓存在,即为一种概念的存在。

呵呵,僭越了一把(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