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3, 2019

纯粹知性概念范畴—样相的范畴


最近比较忙,好长时间没写了。对于纯粹知性概念,已经写了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和关系的范畴。今天是最后一个:样相的范畴。

样相的范畴包括的判断形式是这样得的:
  • 可能性 
  • 现实存在 
  • 必然性

“样相”这个词虽然有些高深莫测,但看到它包含的三个判断形式,就知道它是表达关于不确定性的问题了。我们在认知事物时经常的模式是:

“这是(不)可能的吗?”
“这是真实存在(发生)的吗?”
“这是肯定(不)会发生的吗?”

第一个单纯是对可能性的判断,有可能或没可能已经发生或将会发生;第二个是对现实状态的判断;第三个是把前两个综合起来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可能必然(不)会变为现实。

同前三个范畴一样,这是我们的知性(悟性)具备的先天的认知模式。

我们重新缕一下人的认知能力:
  1. 感性直观。是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上,感官直接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关于认知对象的“素材”; 
  2. 知性/悟性。基于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范畴和样相的范畴这样的模式来处理“素材”,处理的结果就是形成概念; 
  3.  理性。人类的最高认知能力。通过对概念的归纳和扩展,形成知识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
  1. 根据康德的哥白尼回转的说法,我们的认知对象不是物自体而是被触发的主观上的“现象”。所以,认知对象必须遵循我们的主观认知,即在感性上遵循时间和空间;在知性上遵循四个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这些都是先天而不依赖于经验的。 
  2. 理性是基于感性,知性之上的一个高次元的认知能力。它的非凡能力常常会造成一种摆脱感性直观和知性/悟性所能处理范围的冲动,从而使人站在神的角度而不是人自身的角度去描述本是感性直观和知性/悟性所给我们描述的这个世界 。这是一种僭越,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要对这一判断是否成为僭越的边界进行考察。

呵呵,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