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会契约论》的第三卷第二章。这一章的主题是论述关于政府规模与其行动力的关系以及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
1. 政府的总力量(最大力量)即是整个国家的公共力量。也就是说,在国家的规模保持一定的前提下,政府的能够行使的最大力量是不变的;
2. 随着政府构成员(统治者)人数的增多,政府的力量会逐渐减弱。
关于第一点,因为政府是受主权者的委托在主权者的名义之下行使公共力量。所以,它能行使的最大力量就是整个国家的公共力量。比方说国家人口增加等会增加主权者相对于臣民的比重,当然意味着公共力量的增加,也就是政府总力量的增加。但是在国家规模保持一定的前提下,无论如何扩大政府的规模,都不会增大政府的总力量。
相反,卢梭认为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消弱政府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
卢梭的回答非常简单:
"政府的总力量是不变的,所以它消耗在自身的力量越多,作用于臣民的力量就会越小。"
这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政府越庞大,政府内部的消耗就越庞大,可用在一般公共事业上的资源就越少;二是政府越庞大,意思决定的效率就越低,政府的能动力就越低下。
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后者,卢梭用了三种意志的说法来做解释。简单说来,在政府的构成员(统治者)存在三种意志:
1. 作为个人的特殊意志;
2. 作为政府成员的团体意志;
3. 作为国家主权者的一般意志。
在理想的制度里,统治者的这三种意志的关系是这样的:
一般意志 〉〉〉团体意志 〉〉特殊意志=0
也就是说,个人的特殊意志完全被舍弃,而一般意志占绝对主导地位。
这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在理想国里、支配者阶层("哲人王")不能拥有私有财产、一切皆是共有。包括女人和孩子。收入也仅仅是维持生活即可。换句话说、支配者阶层的存在只是为了国民的幸福、他们不能有自己个人的幸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按卢梭的话说这是不符合自然的。基于自然的法则,各种意志随着集中程度的增强而变得更具有活性,也更加强势:
一般意志
最广泛,最一般的意志。集中度最底,所以最弱,也最不具有活性。
特殊意志
即为个人的意志。集中度最高,最强势,活性也最高。
团体意志
介于上面两种意志之间。
也就是说,在实际上三种意志的强弱顺序是与理想状态正好相反的。
当政府的规模扩大(统治者数量增多),代表政府的团体意志就趋向于一般意志。即活性最小,力量最弱。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付与主权者以执行权,也就是说国家的全体人民都是执政官。政府的每一项行政举措都需要国民全体来决定。这时候团体意志就等同于一般意志。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举措都是极端慎重的,但全民政府由于过度谨慎会失去很多机会,甚至偏离政府设立的初衷,什么也干不了。
反过来看另外一个极端。政府规模不断缩小,最后集中到了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代表政府的团体意志就等同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只要也就是说,只要统治者一个人决定的事就可以作为政府的行政命令执行了。这是最高效,最强有力的行政。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统治者必须是拥有极大智慧,并彻底为主权者服务的。
所以,卢梭说,代表政府的团体意志需要在个人意志和一般意志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说,立法者应该考虑政府的最优化的规模。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前文所述人民数量越多,政府对臣民的抑制力就应该加强。按照这一章的分析,这就意味着随着人民数量的增多,政府的规模反而应该缩小。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其实在这里卢梭举的这两个极端的例子:
* 全民政府
* 一个人的政府
代表了两种现实中的体制。前者是民主政治/愚民政治,后者是贤人统治/独裁统治。这里两种体制有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状态。民主政治和贤人统治是正面的状态,而愚民政治和独裁统治是负面的状态。在正面的状态中,贤人统治要优于民主制;在负面状态中,独裁统治要恶于愚民政治。而在西方的政治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
任何一种政治都会不可避免地堕落到其负面的状态。
也就是说,贤人统治最终会堕落为独裁统治,而民主制最终也会堕落为愚民政治。所以在选择政体的时候,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不是选择好中最好的,而是应该选择坏中最不坏的。所以,应该选择民主政治/愚民政治,而不是贤人统治/独裁统治。这也是一种有意思的观点。:)
呵呵,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