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6, 2018

关于时间与空间—超越感性论

如前文所述,康德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十年前,就任柯尼斯堡大学伦理学•形而上学教授的时候发表了就职论文《感性界与知性界的形式与原理》,也被称作七〇年论文。

康德曾把这篇论文寄给当时德国的著名学者兰伯特(德国数学家)和门德尔松(没错,就是那位著名作曲家),向他们征询意见。

兰伯特的回复是:

“一切变化都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脱离时间我们无法谈变化。如果变化是实在的(客观存在的)、那么时间也只能是实在的。”

门德尔松的回复是:

“非常出色的一篇论文。但是,恕我不能赞同您关于时间是只是一种主观上的东西这一观点。”

兰伯特与门德尔松异口同声的否定了康德关于时间的观点。那么康德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呢?

时间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时间的论述是这样的:

时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附属于物的某种客观规定。从时间中把人的感性直观所成立的一切条件去除掉的话,什么也不会剩下了。

用比较直白简单的话来说的话就是,时间与客观事物的存在没有任何关系。时间是人类的认知成为可能的条件,不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条件。换而言之,没有主观认知,就没有时间,反之没有时间就不会有人的主观认知(用康德的语言是“感性直观”)。

空间是什么?

康德对于空间的描述更加简单直白:

空间不是附属于物自体的某种属性,也不是表现物自体之间关系的某种东西。也就是说,空间不是规定物自体的某种属性……空间只能是某种现象的形式。也就是说,空间是感性的主观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对我们来说外在直观才得以可能。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观点是与时间一样,空间是人类认知得以可能的条件,而不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条件。

康德的时空观是颠覆性的。因为时间和空间变成不是附属于客观存在的物自体世界的属性,而是依存与于主观的现象界的属性。成为主观认知成立的条件,反过来主观认知消失了,时间与空间也就停止而不复存在了。

这段话比较抽象,按我的理解用最简单的话说,我们的感官对对象的认知是通过时间和空间这两种模板来进行的,抛开时间和空间我们就认知不了事物。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追申:

记得以前在读《金刚经》的时候,于晓非先生曾经说下面两段经文是佛在时间和空间上解构我们凡夫世界(参见前文“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时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空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果把佛所说的“真实”与康德的“物自体”对应、而把佛要解构的“凡夫境界”与康德的“现象界”对应。呵呵,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匹配。时间与空间只是存在凡夫境界上的现象的成立条件。而在佛的境界里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以,佛不生不灭,而且可以对芸芸佛教徒的修行悉知悉见。

呵呵,随性而来的玩笑话而已,不必当真。

Sunday, September 9, 2018

形而上学的没落——人类理性对神的僭越

这一段时间比较忙,写的时间少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里这样描述:

形而上学曾经被尊为万学的女王。如果意志即为存在,那么形而上学所探讨的对象足以让她享受如此殊荣。然而如今对形而上学的诬蔑成为了一种时尚, 曾经的女王被驱逐,被抛弃……


形而上学(MetaPhsic)在以前也曾提到过,其本意为“物理学(或自然学)之后”,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超出人类可经验的范围的事物, 比方说灵魂,神的存在证明等等。 而在据我们二百多年前的十八世纪康德生活的时代,形而上学就已经没落了。

在康德的眼里,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失败来自于人类理性能力的盲目, 这种盲目误导人们以为可以僭越自己的认知范围,站在神的角度来阐述理论。事实上,像柏拉图的“理念(idea)界”,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等等都是站在神的角度而不是人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在康德眼中这种“妄自尊大”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失败的根本原因。他曾经这样写到:

在我的这本书(《纯粹理性批评》)里,对形而上学中的所有悬而未决的课题都给出了解答,或者至少提供了解决的线索。

我在这样说的同时,我几乎可以想象得到对于我的这种傲慢与自大,在读者的脸上会浮现出怎样的轻蔑和厌恶。但是,我依然会这么说。因为相比起那些企图证明关于灵魂单一性的世界起源的必然性的传统形而上学学者们,我的说法是相当稳妥的。因为他们在超出人类经验认识界限的领域里论说,而我则诚实而又明白地承认那个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从这段话里,我们看到了哲学家身上的那种共通的,夹杂着狂妄与谦卑,不可言喻的古怪性格(笑)。然而,康德在这么说的同时,并不是否定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的存在,而是说我们无法讨论这些话题,比方说神的存在。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把它们封存到一个康德称之为“物自体”的世界里。 

物自体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因为你不能(理性的盲目往往会误导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去认知这是个什么东西。关于物自体的疑惑,并不是我们后生晚辈才有的。在康德同时代的德国思想家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就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名的批评:

不以物自体为前提,我无法进入这个(《纯粹理性批判》的)体系中去, 而以物自体为前提我又无法停留在这个体系里。

正如同儒家的“仁”一样,孔老夫子只是说什么行为符合仁,什么行为不符合仁......, 但他老人家就是不说什么是仁。 在前文里,我曾写过我对物自体为什么存在的理解,但康德好像并没有太多心思去探讨物自体,这个概念的存在只是单纯的因为没有物自体,现象的存在就不太合理。在康德的语言里“物自体”这个概念代表的不仅仅是存在,而且有“本质”的含义, 比方说“作为物自体的人的存在”的这一说法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之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自体”的概念类似孔子的“仁”, 老子的“道”等等。也许你可以去思维什么符合仁,什么符合道,但不要试图去解释什么是仁,什么是道。在我理解物自体也是这么一个概念。

不过幸好, 我们不需要站在神的角度去解释物自体, 我们只需要搞清楚我们所能认知的现象界的东西。但哲学要做的不是对各个具体的事物进行正确的认知, 那是物理学等等具体自然科学的工作。哲学要做的是按康德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我要做的,不是针对对象的认识,而是一般意义上关于我们是如何认识对象的方法的认识,我为之起了个名字叫‘超越论’ ”。

顺便作几个康德名词解释。 我不太清楚中文里对康德著作如何翻译的。 在日文翻译里,这里的“超越”和另外一个词“先验”其实是同一个词"transzendental"的不同翻译。“先验”有先于经验,不依赖于经验的意思。而“超越”则意味着“维度”的不同,比方说上面这段话如果说对对象的认知是一维的认知话,那么针对认知方法的认知则是二维的,所以是“超越”的。尽管在日语里根据语境不同翻译不同,理解上不同,但在原著里都对应同一个词“transzendental”。

与之类似的是“a prori”和“a posteriori”意思是“先天的”和“后天的”。比方说“先天综合判断”中的“先天”就是“a prori”。 这里“先天”也有“先于经验“的意思,但更加强调“不来源于经验”。

还有一组词是“纯粹”与“经验”。也是在不同语境下使用的相反意义的词。如果做个粗分类就是:

纯粹 - 先天 - 超越/先验   Vs   经验 - 后天

呵呵,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